[職涯規劃與求職建議] 如何華麗轉身? 成功離職的策略與步驟
遞交辭呈不僅是一種個人職涯決策,更是職場人際關係和專業態度的體現。離職可能意味著尋找新挑戰、追求更好的工作條件,或是追求個人成長,但不論出於何種原因,這一步走的漂不漂亮將影響您在職場上的聲譽,甚至未來的職涯發展。我們將從準備階段到正式提出辭呈的過程為您剖析如何在維持專業形象的同時,也圓滿完成離職的結果。
1. 評估你離職決策的真實動機
在準備辭職之前建議您先進行深入的自我反思。究竟是出於薪資、職位發展性、公司文化等因素而想要離職?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幫助您評估目前的選擇是否符合您長期職涯的規劃。建議您不妨先列出現職工作的優缺點進行利弊分析,確認您的決策是基於清晰的職涯目標,而不是單純因不滿或壓力驅使。
2. 選擇合適的時機
除了在獎金或年終發放後提辭呈外,不妨也多一步考量您的離開是否會對團隊或現行專案產生重大影響(eg.您剛好是這個進行中專案的負責人)。這種職場的責任感與協作意識會影響到現職上司、同事及下一任主管對您的評價,畢竟業界很小,被慰留或未來再回任或在其他公司的可能性還是很大。如果可能,會建議選在專案收尾或業務淡季時提辭職,除了盡可能降低您對公司或團隊運作造成的影響外,也展現職場責任心。
3.給公司充足的準備時間並提前準備交接計畫
離職預告期不妨參考《勞基法§16》依年資多寡決定離職預告期的規範(note:特休、例假日、國定假日都可算在預告期內)。勞工提離職可不需理由也不用雇主同意,勞工單方告知雇主離職意願時只要符合勞基法的離職預告規定,離職就生效了。雖然沒有明文規提出方式是應由口頭表達或訊息方式提出,但為了避免爭議,建議您向雇主提離職時還是以留下書面、電子信箱或通訊軟體(eg.Line. Wechat...)等離職通知紀錄,確保雇主得知你離職的消息,並押上「最後上班日期」。雖然沒有明文規定離職應由口頭表達或訊息、email 提出。不過,為了避免爭議,建議工作者向雇主提離職時,留下書面、電子信箱或通訊軟體等離職通知紀錄,確保雇主得知你離職的消息,並押上「最後上班日期」,且確認該日期符合離職預告期的規範。
一旦確認了離職決策,下一步就是著手制定詳細的交接計畫。準備一份完整的工作職責清單,將正在處理的專案、待完成的任務及所需資源整理清楚,主動整理交接事項能展示您的專業態度及留下正面印象。
4.撰寫專業辭呈信並保持溝通與回應的彈性
辭呈信是一種正式文件,需要注意書寫風格和措辭。建議在信件中保持簡潔明了,提及離職原因(eg.職涯發展需求),避免流露負面情緒或對公司的批評。由於公司也會在收到您的辭呈後與相關單位有些會議或討論,此時保持溝通開放和彈性十分重要。如公司在這個時間點提出慰留計畫,您也不妨認真再次評估在做出相應回應。如確認即將離職,避免遺留任何重要的未完成事項,以好印象圓滿結尾。離職並不代表切斷與公司的所有聯繫。相反地,保持與公司及前同事之間的良好聯繫會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帶來積極影響(eg. 面對下一間公司的Reference check需求)。